9月13日,50名从2017中国技艺大赛--全国家具(红木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浙江东阳赛区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含青年组),会聚在市营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东艺工艺品有限公司内),参加由市木雕红木办组织的为期两天的培训,备战全国总决赛。
大师指点,明确要领
9月13日上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大家授课。
"……作品做得好坏,也许不是做工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比如说,雕刻一只鸟,要先了解鸟羽毛的生长规律,有的是四层,有的是三层,雕刻时就要有所区别。"陆光正说,"这次选拔赛中,有块木雕作品,作者表现鹰爪就出了问题,因为他平时没有很好地去观察鹰爪。"
陆光正大师一边写板书一边讲解,虽已年过七十,但他思路清晰,写字苍劲有力。学员们仔细聆听,连连点头,并认真地记下笔记。从选手的心态到题材的表现,陆光正大师娓娓道来,就连参加旁听的工作人员也听得津津有味。
陆光正大师指出,参赛前要做好心理准备,有一个好心态至关重要;比赛时手腕用力要得当。他还对人物、山水、花鸟三个题材怎么去表现进行了详细解说。
作品讲评,有的放矢
"这件作品刀法老到,缺陷是选用图纸内容比较老,不适合现代雕刻,而且层次不清,交叉雕刻中没有高低层次表现。"当天下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徐土龙对入选选手的参赛作品进行了点评。
"大家拿到图纸后,首先要读图,对图纸进行深入剖析,要掌握层次、高低、远近等方面的要点。无论是表现人物、山水、花鸟,都要掌握用凿技巧。"徐土龙指出,要注意凿子的运用技巧,比赛时一定要选用整套工具。
点评结束后,选手们进行了相互交流。在此次选拔赛中获得银奖(人物题材)的金立群说,听了两位大师的讲评,他对红木家具薄浮雕山水的块面和线条处理、构图虚实、花板上的虚实处理,以及对人物结构、衣纹的运刀手法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9月14日,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理论知识。据悉,在总决赛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这对总成绩的影响不容小觑。东阳市木雕红木办组织业内专家曹益民、张玉林、金柏松就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家具基本知识及其他知识进行了强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