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古斋红木马国军:精工细作只为打造传世珍品家具

日期:2017-06-13 14:56:46 / 人气:1511

圣古斋红木创始人马国军

“做一套红木家具不难,要做一套真正好的红木家具却是不易。特别是在以越南黄花梨、小叶紫檀以及大红酸枝等名贵红木为代表的高端红木家具制作过程中,也只有精工细作才配得上手中这些越发珍贵的木材。”5月3日下午,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圣古斋红木的展厅里,圣古斋红木创始人马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真正热爱并且了解红木家具,才有可能做出传世好家具。

在如今浮躁的商业社会,机器量产在带动东阳红木家具产业腾飞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难看到真正精工细作的传世好家具。真正的传世好家具,一榫一卯,一脚一背,凝刻的都是匠人的心血。

马国军在介绍梳背椅

马国军和红木家具打交道已经17年了,在东阳红木界也是较早接触红木家具生产的一批人之一。2001年,在北京从事红木家具销售的妹妹的帮助下,马国军带着积蓄只身闯荡北京,开了第一家红木家具店。或许是门外汉还没摸到门道,马国军赔了本。可他没有放弃,为了了解红木文化,他进了一家北京的红木家具厂打工,从小工做起,努力学习红木家具的精髓。经过多年的打拼积累,2013年,感到时机成熟的马国军选择回乡创业。

马国军的老家东阳南马镇是东阳红木家具产业集聚地,红木产业链十分完善,选择在此办厂无论产销都十分便利。然而马国军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工厂设在了离南马数十公里之外的金华市。“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怕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木工团队散掉。”于马国军而言,这个有着京韵文化底蕴的木工团队是他的制胜法宝,“一套红木家具的精髓并不在于材质,而在于工艺,我把这些常年在北京制作传统古典家具的师傅请回东阳,也是为了充分结合东阳木雕和京韵传统文化的优势,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红木家具市场杀出重围。”

圣古斋的皇宫椅

事实证明,马国军的选择是对的。经过几年的经营,马国军的圣古斋红木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被誉为“明式家具珍品的传承者”。低调、内敛、朴实成了圣古斋红木家具特有的标签。在圣古斋,随随便便一件家具可能就价值不菲。记者随意看了一眼一张明式小方桌的价格签,85000元,嗯,确实不便宜。可见旁边的马国军一笑,好像有什么不对,再仔细一看,原来是850000元,少看了一个零,虽然小叶紫檀的材质是这张明式小方桌身价不菲的原因之一,但其卓越的工艺也明显令其身价倍增。

半小时才能雕刻图中的一朵梅花

对于许多普通消费者来说,价值百万的红木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而对马国军来说,却是一个个孩子,因为每一件作品都凝结了许多匠师的心血。“比如这张梅花中堂的椅子,椅背上刻满了朵朵精致的梅花,几百朵梅花都是由工匠们手工雕刻而成,每半个小时才能雕刻一朵。再比如这把梳背椅,看似普通,但仔细品味就能发现,每一根木头都是有弧度的,每一根凳脚都是上细下粗,每一个构件都是打磨之后才组装的,工艺耗时是普通家具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所以,在圣古斋的工厂里,师傅们并不是按件计酬的,而是按工时结算工资。这样才能让匠师们心无旁骛得完成每一件作品。”马国军介绍说,圣古斋的每一件作品背后都可以说出很多的故事,每一个部件都有历史典故和渊源,每一件家具的制作都是遵循了传统古典文化,每一个细节都遵循了传统工艺。所以,在圣古斋定一件家具,工期往往要长达一年。却仍然挡不住红木家具收藏爱好者们的趋之若鹜。

圣古斋的小姐椅加方桌组合

和许多红木家具企业更偏爱雕刻繁复华丽的清式家具不同,圣古斋以明式家具的制作见长。 之所以选择明式家具作为圣古斋的主打产品,马国军认为:“明式家具古朴大方,简洁而不张扬,雕饰不多,尤以线条取胜,诸如官帽椅、笔杆椅等,线条流畅。腿脚部处理浑圆光润,曲线优美,往往为了达到一定的弧度,不惜材料,大刀阔斧的裁切木材,视觉却始终显得纤细秀美。在使用舒适度上,明式家具更贴近人们的坐卧习惯,流畅的椅子搭脑的设计,S型靠背板,步步高脚杖,使得人们在起居坐卧时较后世家具更加实用舒适。”

马国军感慨,一直到现在,圣古斋都没有完成整个系列的家具产品。因为圣古斋不是随便自己设计生产家具的,每一件家具都是严格遵循传统古典家具乃至皇宫家具的工艺来制作的,古人的智慧和制作家具的精髓,才是中国古典红木家具需要持续挖掘的富矿。可惜的是,现在看似热闹的红木产业背后,真正的木匠却越来越少,许多手艺精湛的木匠师傅后继无人,因此,现在能做出的每一件精品红木家具也由此更显珍贵了。

作者:东阳红木家具市场企划部


现在致电 0579-86333333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 2005-2017 东阳红木家具市场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